第204节(1 / 3)
过年
是按月份来说, 后年开春成亲就很好。
二月份,初二龙是抬头,而且顾言都看了, 有好几个日子都特别好,是宜嫁娶的。
三月份正赶上清明,四月不好五月也不好,虽然也有人不在乎这个,照样成亲办喜事, 但顾言还挺在乎的。
六月份天又太热了, 七月份也是, 况且七月份还有中元节。
那就只能等到八月了, 其实八月也不错, 就是晚了点, 要真等到后年八月再成亲的话, 那还有一年半多。当然, 顾言自己是不愿意等一年半多的, 但是, 如果明荞想在家中多留些日子, 那肯定依着明荞的。
反正他说了也没用,肯定是要以明荞的心意为重。
燕明荞看了眼茶杯, 轻轻抿了一口,入口微甜, 带着茶叶的苦味, 就跟她现在心里一样。
嫁人她是愿意的,但不想那么早。其实她也说不好, 但是她是想多在家里留些日子, 多陪陪母亲。
熙宜他们就算再能逗母亲笑, 讨母亲欢心,可是毕竟是孙女,隔着一辈呢。她和祖母的感情,就没有和母亲的深。
其实十六岁出嫁,过了生辰,也不算晚的。
顾言和她说,估计也是为了心里有数,燕明荞道:“我想等过了后年的生辰着。”
顾言先是一愣,然后点了点头。
跟他想的其实也差不太多,明荞肯定愿意晚些出嫁,毕竟嫁了人之后,回娘家的机会就少了,哪怕同在盛京,也不能日日回去。
他见平日明荞和沈伯母相处,母女情深,自然是舍不得的。
“也好,八月份也有几个好日子的。”顾言笑了笑,“那正好,兴许等那时候,我就不是翰林修撰了。”
科举之后入翰林的臣子,为官之期三年,之后有继续留在翰林院的,也有去六部和各地任职的。
留在翰林院是最好的出路,跟着皇上议事,拟写条例圣旨,日后前途不可限量。顾言自然是想留下的,倘若留不下,能进六部最好,这样也能留在盛京。
能留在盛京,肯定比去地方任职来得好,而且,顾言也舍不得让明荞跟着他去别的地方受苦。
燕明荞看他这样,心里也不太好受,“你是不是觉得我嫁人晚,心里不高兴呀。”
顾言道:“我要说特别高兴,估计你也不信。我自然是希望早些把你娶回来的,但是伯母养育你多年,你的确应该多留在她身边,尽尽孝道。”
他移开目光,没敢看燕明荞的眼睛,“我觉得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,如今你多在伯母身边陪着,也是理所应当的。”
有诗云,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其实也才多半年而已,他和明荞年纪都不大,也没必要那么早成亲。
顾言觉得,他现在已经快要把自己说服了。
不过确实是这个道理,他好好上职,争取让明荞更风光地嫁进来。
燕明荞轻轻点了下头,“我的确舍不得我母亲,母亲身边就大哥、二哥二姐姐和我是亲生的,如果我走了,和其他的弟弟妹妹们也不亲近。所以我才想多留些日子,但你放心,我以后会常去太傅府的。”
顾言这回是真笑了,“好了,其实我上职,一日大部分时间都在翰林院,也没太多的时间跟你在一块儿,那我和家中说,等后年八月份成亲。”
省得燕家为难。
这么说也是怕燕明荞心里不好受,每日上职,那还有下职的时候呢。
“你不用担心我不高兴的,我能娶你就很高兴了。”这是顾言的心里话,明荞高兴他就高兴。
燕明荞低头笑了笑,“嗯,那你快尝尝这点心,好像是玉芳斋新出来的新花样。”
时常送过来,燕明荞也不太清楚这些点心都是什么味道的。
顾言依言拿起一块,咬了一口,见燕明荞目不转睛地看着他,更仔细地尝了尝,“不是那么甜,吃起来挺有嚼劲的,还有点粘……这是什么做的?”
燕明荞道:“我也不知道呀,你喜欢吃,就带回去些,让绵绵也尝尝。”
顾言道:“今日就不了,我是来送年礼的,哪儿有还带东西回去的道理。”
顾言不方便在这儿久留,跟燕明荞说了一会儿话之后,就主动告辞了。
年礼是给燕安侯府的,但是绸缎都送到荞安轩了,只不过燕明荞现在不缺衣裳,所以就让丫鬟们全收到库房里去了。
二十九这天,府上丫鬟小厮收拾打扫各处,挂灯笼,贴福字和春联,府上张灯结彩的,热闹非凡
燕明荞院子也是如此,中午林香给院子里丫鬟发了年礼,二两银子并一匣子点心,一人还有两朵珠花。
像林香这种干活得力的,燕明荞还单独给了银子。
她觉得这些丫鬟年礼可以一样,上下都能高兴,但是想要其中一些人好好做事,光靠月钱和年礼可不行,那就得跟别人不一样才行。
不然什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