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节(2 / 4)

什么。”

&esp;&esp;提起隐忍皇后,不知为何荣昭仪的表情格外恨恨起来,脱口而出道:“皇后……正因她是皇后,这些年臣妾才忍了又忍,无数次怀疑自己会不会是猜错了,事到如今,竟还要因为她而委屈自己的孩子。”

&esp;&esp;话音甫落,荣昭仪像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,匆忙抬头看了姜雪漪一眼,这才转了话锋哽咽着说:“如今只盼着平儿能好起来,千万别出什么岔子,不然臣妾无论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。”

&esp;&esp;忍了又忍,猜错?

&esp;&esp;姜雪漪将她的情绪和话里的字眼尽收眼底,心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。

&esp;&esp;刚入宫的时候她就知道荣昭仪是因为生育了大皇子才升至主位的,原本十分得宠,只因大皇子先天不足身子孱弱,荣昭仪将一颗心都扑在了孩子身上无心争宠,这才渐渐淡出了视野。

&esp;&esp;那时候知道大皇子先天不足只以为是胎里带来的毛病,可如今听荣昭仪的话,倒像不是天生的,是有缘故似的。

&esp;&esp;荣昭仪一贯聪明,不是藏不住话的人,虽说大皇子病中受屈她情绪激动难免失控,可刚刚说的话若不是故意借机说给她听的,那事关国母又没证据,这些话本该烂进肚子里。

&esp;&esp;她这会儿既提起来了,那就是刻意想让姜雪漪听见。

&esp;&esp;不说让她知道荣昭仪想说的到底是什么事,起码是叫她知道,荣昭仪恨皇后,厌恶皇后已久了。

&esp;&esp;这是在试探她。

&esp;&esp;试探她的想法和荣昭仪是否一致,试探她们在此事上能不能达成共鸣。

&esp;&esp;若荣昭仪真的怀疑是皇后害得大皇子先天不足,那她为了孩子忍了这么多年,只想着息事宁人安稳生活,谁知又有今日之事再次爆发也不奇怪。

&esp;&esp;何况如今宫里皇后失了君心势单力薄,宫中唯淑妃独大,有姜雪漪这么一个好帮手,的确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。

&esp;&esp;姜雪漪垂眸深深地看她一眼,并不急着表态,只是温声说:“眼下最要紧的是让平儿先好起来。我来之前已经派人去将此事告知陛下,等陛下来瞧平儿的时候,再有什么分辨诉苦的,你便知道怎么把握这个度了。”

&esp;&esp;荣昭仪福身向她行礼,感激道:“臣妾多谢娘娘关怀,臣妾感激不尽。”

&esp;&esp;等大皇子退烧的时候,姜雪漪在毓秀宫又坐了会儿,和荣昭仪说了不短时间的话,正准备起身回宫的时候,恰好听见门外通传,说陛下来了。

&esp;&esp;这个速度,约莫是陛下才处理完国事,听见此事就动身过来看望了,算算时辰,恐怕不曾先去凤仪宫那里。

&esp;&esp;陛下这阵子本就冷落皇后,今天又出了这样不够稳重的事,心中对她难免不满。

&esp;&esp;虽说对大皇子和三公主陛下都是看重疼爱的,可终究谁受委屈更多谁就更招人怜一些,这是人之常情。

&esp;&esp;姜雪漪看了荣昭仪一眼,同她一道出门迎接陛下,陛下见到她也在明显有些意外。

&esp;&esp;“臣妾给陛下请安。”她福身柔声,眉间拢着淡淡的愁色,“陛下快些去看看平儿吧,他若知道父皇来了定会高兴的。”

&esp;&esp;沈璋寒上前将她们二人一左一右扶了起来,话却是对姜雪漪说的,明显带着些关切的责怪:“你怀着身子不宜吹风,进去说话。”

&esp;&esp;宫里人人皆知陛下偏爱淑妃,可有些事情知道归知道,唯有亲眼见了才知其中深浅。

&esp;&esp;荣昭仪还道自己刚入宫的时候已经十分得宠,可如今看了淑妃才知道,有些宠爱是浮于表面,有些宠爱则是发自肺腑。

&esp;&esp;陛下表面温润,实则是个最薄情冷性的人,后宫嫔妃这么多,他从来不曾真的关心任何人,即使是关心,那也是随口说的场面话,不曾进到心里。

&esp;&esp;因为只有真的在意才会责怪,怪淑妃没有照顾好自己,怪她怀着身子还过来看望平儿。

&esp;&esp;如此看来,她选择和淑妃交好实在是最正确的一件事,不仅往后平儿能安稳一生,就连自己也顺带着沾了光了。

&esp;&esp;进入殿内后,陛下先是去床边陪了好一会儿大皇子,又细细问了他的情况,得知虽病情凶险,但只要精心养着也能痊愈后脸色才和缓了几分。

&esp;&esp;大皇子是陛下的第一个儿子,又因他身子不好本就多有怜惜,加之这些天他去国子监开蒙,陛下时不时考较学业,父子之情也在这些日积月累的相处中渐浓。

&es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.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