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3章(1 / 2)
&esp;&esp;禄王能不知自己的儿子才三岁,年纪尚小还不知事,可是他有什么办法?金口玉言,不得更改。
&esp;&esp;他只能把这笔账记在奉王头上,他咬牙道:既然进宫,那就一起进宫。
&esp;&esp;进宫为质,既然如此,一个怎么够。
&esp;&esp;禄王妃的哭声止住了,她尚不知禄王有何打算,但自己不好过,凭什么别人就好过。有孩子那就都送进宫,留着皇上选。
&esp;&esp;这也是个好主意,至于怎么做还得从长计议。
&esp;&esp;这盛京中秋之后发生了这么多的事,楚沂和萧秉承人在永城,如今还什么都不知道。
&esp;&esp;两人在书房,一个翻账本,一个拿算盘,正盘算账目呢。
&esp;&esp;今日永城城守把永城的账目给送了过来,税都收上来了,美其名曰还钱。
&esp;&esp;相比之下,永城的税收要比其他两城多了一成不止。
&esp;&esp;这还是在宛城靠近江南商业发达,允城靠海,还多了关税的前提下。
&esp;&esp;记得支持
&esp;&esp;楚沂算了算,把这些粮食绢布换成银子,加在一块大约有十四万两银子。
&esp;&esp;当真多,不过楚沂一想二姐一年赚的银子比三城税收还多,二姐姐本事够大的。
&esp;&esp;这些银子两也就过过眼瘾,毕竟田赋收上来多以粮食为主,粮食萧秉承让人新建的粮仓,有重兵看守。
&esp;&esp;其他的倒是能换成银子,但是以陈大人的性子,明年还不知道会想什么法子给用出去。
&esp;&esp;名义上是两人的,但是不是给二人花的。
&esp;&esp;记得支持
&esp;&esp;楚沂纯粹是高兴,高兴两人来永城之后,百姓的日子变好了。若真是让百姓供养,虽说身份摆在这儿,可自己有手有脚,国公府还给了铺子庄子,哪能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。
&esp;&esp;楚沂道:真不少,这样一来,给了咱们,可国库就少了银子,难怪皇上会放心陈大人跟着咱们借钱。
&esp;&esp;借钱的事宫里不可能不知道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。
&esp;&esp;萧秉承道:是不少,我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,一人之力难敌千万人之力。
&esp;&esp;楚沂忍不住笑,那我们再多看几眼。
&esp;&esp;这不仅是数字,也不是存在粮仓里的粮食,是代表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,越来越兴旺。
&esp;&esp;萧秉承也笑,这还是压着呢,不然能更好。
&esp;&esp;不过这样已经挺好了,允城宛城也借了银子,时间短倒是看不出来,须得等到明年。
&esp;&esp;不过还是得继续压着,若是三城百姓日子过得太好,恐怕其他地方的百姓会对皇上有怨言。
&esp;&esp;萧秉承在永城也是省了不少事儿,若是朝廷拨银子,还会有贪官贪墨,而他们借出去的少了层层剥削,全为百姓做事。
&esp;&esp;楚沂觉得,两人有这样的日子也是亏了朝廷,得心存感激之心。
&esp;&esp;第一百二十八章
&esp;&esp;虽说先皇本意并非如此, 他只是不想萧秉承去太偏僻的地方而心存怨恨,更不想萧秉承留在身边,以养虎为患。
&esp;&esp;所以才选择永城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, 想的也是富贵闲散磨人性子,时间久了,自然就什么都不想了。
&esp;&esp;功名利禄, 皇位权利,都是过眼云烟, 没有踏踏实实自自在在的日子来得实在。
&esp;&esp;那些有的没的事儿两人的确在慢慢忘却, 萧秉承理三城事, 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。
&esp;&esp;楚沂对萧秉承没说过这些, 但是她心中觉得,先皇在位那么久, 虽说偏心, 不喜萧秉承, 可还是有东西的, 对这些儿子也足够了解。
&esp;&esp;陈王、黎王、庆王, 每个皇子的起与伏都和先皇有关, 甚至对萧秉承来说, 不管给他选的这条路他愿不愿意走,现在都走得很高兴。
&esp;&esp;温水煮青蛙, 不外如是。
&esp;&esp;但也不能说这样的日子不好。
&esp;&esp;账本看完, 今年就没什么事儿了。
&esp;&esp;在古代农户就是日出而作, 日落而息, 像果农, 茶农还得等明年春月再劳作,商人大约还要繁忙到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